129 足太陽膀胱經-委中

【出處】出自《靈樞.本輸》: “入于委中。”

【取穴】在膕橫紋中點,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的中間。俯臥取穴。

1、功效:

《醫砭-經穴庫》: 泄熱,舒筋,利秧腿。

《中醫閱讀網》: 分清降濁。

2、主治:

古典:腰脊強痛,身熱,少腹堅腫,小便不利,腳膝風濕,中暑, 癲癇,衄血不止,痔,遺尿,目不明,頭痛,股膝攣痛,風濕痺痛,半身不遂,腳弱無力,熱病汗不出,腹痛,癰疽發背,渾身發癩,嘔吐泄瀉,痢疾,痧症,疔瘡,髮際瘡,中風昏迷,牙關緊閉,轉筋,咽喉疼痛。

現代:急性腰扭傷,坐骨神經痛,急性胃腸炎,腓腸肌痙攣,下肢癱瘓,膝關節痛,風疹,濕疹,丹毒,癤,臀部毛囊炎。

配穴:

衄血劇不止:委中配隱白。

腰脊強痛:委中配人中。

腰背痛:委中配昆侖。

遺溺:委中配關門,神門。

股膝內痛:委中配足三里,三陰交。

中暑:人中配十宣,委中。

急性腰扭傷:委中配齦交,壓痛點。

《中醫閱讀網》:腰痛,下肢萎痺,腹痛,吐瀉,小便不利,遺尿,丹毒,坐骨神經痛,小腿疲勞,肚子疼痛,脖子酸痛,腰部疲勞,臀部疼痛,膝蓋疼痛。

《台灣Wiki》: 腰背痛,下肢萎痺,腹痛,急性吐瀉,小便不利,遺尿,丹毒。
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

中風昏迷,半身不遂,癲疾,風癇 轉筋,霍亂,心腹痛,手足厥冷,嘔吐,腹瀉,疔瘡,發背,丹毒,濕疹,乳癰,陰門搔癢,遺尿,小便難,熱病汗不出瘧疾,衄血不止,下牙痛,咽喉腫痛,髖關節屈伸不利,自汗,盜汗,大麻風,腰背疼痛,腰腿重痛,風濕萎痺,背骶部痛,腘筋攣急,膝痛不可伸。

現代常用於治療:急性胃腸炎,中暑,腰背痛,風濕性關節炎,坐骨神經痛,腓腸肌痙攣,腦血管病後遺症,癲癇,腸炎,腹痛,遺尿,尿瀦留,痔瘡,濕濕疹,風疹,蕁麻疹,牛皮癬,鼻出血。

配穴:

衄血劇不止:委中配隱白。

腰脊強痛:委中配人中。

腰背痛:委中配昆侖。

遺溺:委中配關門,神門。

股膝內痛:委中配足三里,三陰交。

中暑:人中配十宣,委中。

急性腰扭傷:委中配齦交,壓痛點。

藥疹,尋蕁麻疹:取委中胖血。(本部資料)

3、現代常用於治療:

急性胃腸炎,中暑,腰背痛,風濕性關節炎,坐骨神經痛,腓腸肌痙攣,腦血管病後遺症,癲癇,腸炎,腹痛,遺尿,尿瀦留,痔瘡,瘧疾,濕疹,風疹,蕁麻疹,牛皮癬,鼻出血。

4、臨床應用:

程氏(1991)取委中及阿是穴拔罐,治療腰腿痛185例。

吳氏(1998)取委中放血治療急性腰扭傷,21例。

陸氏(1987)取委中放血治療坐骨神經痛。

治療外感病具有解表清熱作用,治療邪在太陽,腰背強痛。

治療傷暑,先大椎重瀉,再沿脊柱拔罐,後刺委中放血。

治療中風,具有熄風鎮痙之效,可用於眩暈,頭重項強,

語言不利,神志不清等,委中刺絡,配合谷太衝強刺激。

用點刺出血治療皮膚病,如蕁麻疹,風疹,牛皮癬。

李氏(1987)取委中,神門,關元加灸,治療泌尿系疾病。

委中對体溫有一定調節作用。